找到相关内容47篇,用时3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错和尚与鸡足山

    重要的是它们反映了作者,化儒为的心态。显然,儒佛两种立场都鲜明地同时从作者身上呈现出来。一方面是守住“精忠大节”仍为千秋大事,另一方面则已“长啸出红尘”,将所受的劫持、耻辱、威胁、桎梏、危险...丈夫。他山为,出山为,亦佛亦儒,亦儒亦佛。但是,他终身没有忘记他是晚明的“孤臣”与“遗民”。永历帝驾崩于昆明,他以身殉职,不得已离开了这座让他终生难忘的灵山地。但是,他到底没有离开佛门。  ...

    王兴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75457142.html
  • 中国佛教应走什么道路——关于居士佛教的思考

    。于是,体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相结合的近代居士佛教作为一种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产生了。较早受佛教影响的知识分子可举龚自珍、魏源、杨文会(已见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龚自珍,尊奉...,即沟通“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他说:“先圣设教,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黄帝、尧、舜、周、孔之道,世间法也,而亦隐含出世之法;诸佛、...

    何劲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1759945.html
  • 超越红尘-----李叔同,一个天才到高僧的生命裂变

    盐业到了李筱楼时已有家产百余万,"桐达李家"是津门有名望的豪富人家。李筱楼对宋明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颇有研究和体悟,晚年,"好内典,尤耽禅悦"。他乐善好施,设立义塾,创办"备济社",抚恤贫弱孤寡...有性常、广洽、了识等十余人。圈点《南山抄记》,与众僧撰《南山律苑住众学律发愿文》。第二年又因南普陀寺主持、闽南佛学院院长常惺法师的邀请来闽南佛学院主持整顿教学,提议创办闽南佛教养正院。弘一大师以...

    潘嘉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5960391.html
  • 哲学研究与思想体系的建立

    成果,以纯思辩的形式,构建起以人为本位,包括本体观的确立,方法论探究,以及应用哲学在内,兼顾名理和人事,具有东方色彩的法相唯识哲学。熊十力则在他们的基础上,“傍依章太炎的学说”,,折衷于《易》...唯识”的界说,谭嗣同贯通性相,合于一心,建立以佛教“心”“识”为本体的仁学逻辑结构的良苦用心就不言而喻了。  依谭嗣同之见,“仁”不仅具有政治上人际关系的意义,而且的哲学上具有直通本体的性质。他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5060804.html
  • 近代佛学从经世到学术的命运走向

    转入佛学。他的一个宗趣、即在于借大乘佛教慈悲摄世的情怀,去经营他救世的政治理想。所以他的兴趣不在佛教学理,而在经世,这也就决定他在佛学思想上往往以己意进退其间,驳躲附会。  在康有为心目中,儒家...信念支持和安身立命之所。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稍有根器者,则必遁逃而。”(《饮冰室合集》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  如果说宋明儒家逃于禅佛,还不得不为敷衍门面,在表面上严于儒佛之辨...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4861928.html
  • 密宗复兴与日本

    佛教居士王弘愿。王弘愿,号圆吾或太心居士,为潮洲中学的国文教员。同许多佛教居士的经历相似,王弘愿也有一个的过程。在接触佛教以前,他曾特别喜好读韩愈的文章,因而自名为师愈。王弘愿生活的时代也是...们伽制度论》。文中即提出了“使八十万僧伽,皆不出于八宗之外,常不毗于八宗之一。始从信宗最初方便学,门门道,终成一圆无碍行,头头是”(注释: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第二O三页,印永清编《太虚学术论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0162162.html
  • 从“朱陆”到“儒释”:清代思想史的另一种可能性

    ……其学原本乎六经,……,沉潜于天台永明之书。久之而悟其所从出者,因之旁推,交通四达而不悖。其著于言者,在,在,初未尝见其同异也。且扶皇极、叙彝伦、正人心、废邪说,亦台山志之所存也...世界和精神生活中,理学和佛教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安排的呢?而他理学而佛教的动力又是什么呢?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清代思想史的另一种可能性,同时也构成为近代“居士佛学”的渊源。因此,...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0967986.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